在故事中找初心、擔使命|秦山“于”公——于洪福

發布時間:2021-09-02文章來源:【字體:

微信圖片_20210902141951

  由中核集團社會事務部編輯的《百名離退休黨員》事跡集近日出版發行,收錄了核工業六十多年輝煌歷程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35家單位的100名老黨員的先進事跡。

微信圖片_20210902141956

  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在撰寫的序言中指出: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要始終牢記核工業的初心使命,永遠銘記老同志們的歷史功績,倍加珍惜老同志的精神財富,學習他們“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堅強黨性,發揚他們“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奉獻精神,推動我國核事業加快發展,建設成為核科技體系,打造世界一流核工業強國,續寫我國核工業新的輝煌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書中有老紅軍、老革命,還有奮戰在荒漠戈壁、深山老林的老一輩核工業人。秦山核電有于洪福、姚啟明、陳曝之三名老黨員的先進事跡入選。今天我們來看看秦山“于”公的事跡。

秦山“于”公

微信圖片_20210902142015

  于洪福,1936年生,遼寧大連人。1954年畢業于大連工學院。1982年從核工業部四O四廠調入七二八工程籌建處。曾任核工業部四O四廠副廠長,七二八工程籌建處主任兼臨時黨委副書記、秦山核電廠廠長兼臨時黨委副書記,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總經理。

  去秦山,“心里沒底”

  于洪福是1964年10月從化工部大連化學工業公司調入二機部,被分配到了核武器研制生產基地,參與了為原子彈提取材料這樣非常重要的工作。那時他擔任車間主任。

  于洪福和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經過嚴格審查挑選的工人、干部、科技工作者們一起,為振興我國國防事業嘔心瀝血,不懈努力,和同事們一道完成了國人的夢想。當年他們親自生產出的材料做成的核武器爆炸成功的消息傳來時,那種高興的心情,就像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樣,感覺特別好。

  于洪福在艱苦的大西北工作生活了18年后,于1982年4月到北京接受了新任務,去參與籌備創建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這個事情對于洪福來說很突然,他自己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

  1982年4月,一紙調令到來,讓他到北京報到。北京三里河,中國第二機械總部,周秩副部長辦公室。周秩表情嚴肅,從辦公室拿起一份文件遞到于洪福手上,“小于,你先看看這個?!彼皖^一看,文件赫然寫著:任命于洪福為第二機械工業部七二八工程籌建處主任?!爸懿块L,去七二八搞核電?我是搞防化后處理的,沒搞過核電呀!”對這個任命于洪福多少有些意外?!罢l干過,我也沒干過?”周部長話語很堅定地說:“中國要建核電站,這是周總理的囑托,也是我們二機部的責任。核電站建設要求很高,不能出一點問題,而我們又缺乏建設核電站的經驗,讓你去是部黨組經過認真挑選,給予充分了解和信任的。核電站的建設是核工業第二次創業,我們對你的組織能力、工作能力、學習能力是了解的,好好干吧,不懂可以學習……”聽了周部長的一番話,他嚯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對周秩說:“周部長,我什么時候去?”“你先回去交待工作,五一過后立即去上海報到,部黨組已組建了一個好的班子,遇到問題要多研究、多請教、多商量,也可以直接到北京來找我?!?/p>

  1982年5月15日,于洪福坐了三天兩夜的火車從大西北來到上海。在上海中山南二路969號零三招待所和七二八籌建處的領導班子見面?!把剑颊J識。”除了章永根總會計、俞潛書記、陳曝之、周振遠、鐘兆富、趙志堂、盛稼成、姜惠如,全是四O四工作過的人。因為這些人在四O四共過事,都是廠里領導、業務骨干、精英,吃過祁連山的雪水,居塞外一川碎石的戈壁灘,心有靈犀,是一種默契的安排,是風雪識通途,干事的班子。

  于洪福大概用來半個月時間交接工作,隨后就到上海報到。于洪福從那時起就下定決心,無論有什么艱難險阻,憑著對黨和事業的忠誠,憑著要干出一番成績的信念,一定要把這個核電站建成功。

  秦山開篇,“兩眼一抹黑”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秦山核電是我們國家核電的開篇之作,沒有經驗可供借鑒,當時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前期準備工作也走過了十分曲折的道路,有的問題甚至驚動了中央政治局。

  秦山核電站建設在當時有兩大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第一,人才極度匱乏。秦山核電站建造于上世紀80年代,國家百事待興、百業待舉,亟需各方面人才,建設核電站相關的專業人才,幾乎不可能從社會上找得到。第二,建造核電站是一個十分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由于是第一個,沒有經驗可循,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建設過程當中,項目管理主要內容、模式、主要程序,到底有多少個關鍵節點于洪福都不太清楚。這就給管理程序、計劃安排、現場施工過程控制帶來很多問題。還有核電站的質量、安全、設備材料的特殊要求等方面,都是當時面臨的嚴峻考驗。經過學習和實踐,可以說經歷了難以言表的痛苦的磨練,才逐步把秦山核電建設成功。

  1982年12月3日,于洪福帶領第一批電站先頭部隊浩浩蕩蕩進駐海鹽。海鹽縣地處浙北杭嘉平原東北部,總面積503平方公里,東面瀕臨杭州灣,西面是嘉興市。海鹽歷史悠久,建制于秦代,因海浜廣袤,鹽田相望而得名,曾是全國兩大產鹽中心之一,故稱海鹽。這里鐘靈筑秀,人杰地靈,文化悠久,物產豐富,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之美稱。秦山,位于海鹽縣城東南,主峰海拔172米,距海鹽縣城9公里。相傳秦始皇南巡時,登此山、望東海,故得名。秦山北、東、南三面臨海,西與杭嘉湖平原相鄰。南距杭州99公里,北離上海120公里。

  海鹽縣人民對秦山核電廠的到來給于了極大的支持和力所能及的幫助。把當時全縣接待能力最強條件最好的縣政府招待所讓了出來,作為秦山核電廠的臨時辦公之地:兩棟小平房,一幢簡易小二樓,還把倉庫騰空給核電廠職工當食堂用。

  江南的冬季,潮濕而陰冷,室內沒有暖氣,更沒聽說過空調。職工來自五湖四海,北方人有些不適應,很多人被凍得直感冒。許多同志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凍得坐不住,有的還生了凍瘡,直接影響到了工作效率和工程建設進度,這讓于洪福很擔心。他急在心里,立即給每個房間買了煤爐,可煤爐供熱面積有限,仍然不能解決問題。

  12月4日大家會合之后,秦山核電廠召開了進駐海鹽后的第一次全體職工大會。會場就設在招待所的一個大房間里,簡易的木桌就是主席臺,50多人就坐在從食堂搬來的長條凳上。會議還沒開始,大家都凍得不愿進屋,院子里的陽光多少可以給同志們帶來些許的溫暖。會議開始不久,會場上踩腳的聲音從零星響起連成了一片,由弱小漸漸變成強烈,于洪??吹酱蠹覍嵲谧蛔×耍舐曊f道:“全體起立,咱們就站著開會。”

  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會議,是秦山核電廠進駐海鹽工作現場的第一次會議,也是唯一的一次全體職工站立著的會議。這次會議是一次秦山核電廠同心協力建設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的動員大會,誓師大會,是激發斗志、鼓舞士氣的大會。

  會上,秦山核電廠臨時黨委強調要加強職工隊伍的思想和作風建設,開展“五大講活動”,即講工程建設,掌握核電技術,培養人才及引進消化國外技術等方面的重大意義;講中央、國務院和有關部委、省市的重視、關懷和期望;講工程建設同貫徹核工業部“保軍轉民”的關系;講工程建設與實現黨的總任務、總目標的關系;講工程建設任務的艱巨性和緊迫性,號召大家發揚當年搞第一顆原子彈時期的奉獻精神,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為開拓中國的核電事業而貢獻力量?!拔宕笾v活動”的目的就在于激發全廠職工搞好核工程建設的光榮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增強全體職工各種克服困難、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任務的勇氣和信心。

  秦山二期,抓好“三大真經”

  就在秦山核電一期如火如荼建設的時候,國家決定要趁熱打鐵,上馬秦山核電二期工程。1987年6月,這個牽頭的任務又落在了于洪福的頭上。于洪福二話沒說,又以絕對服從的報國精神,披掛上陣,再度征戰秦山二期工程。

  有了秦山一期工程前期準備和開工建設取得的一些經驗,秦山二期的前期準備工作就相對比較順利。秦山二期定下來的基調是“以我為主,中外合作”,就是以秦山一期這個模式為主,中外合作。在土建、安裝、設備制造、調試過程中,我們沒有掌握的技術和設備制造,通過中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決。凡是中國自己能干的都自己干。

  核電建設是龐大的系統工程,要把各路建設大軍、各方力量組織好、協調好、管理好,決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其“玄機”可以概括為“三大真經”,即抓好“三大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投資控制。在秦山二期建造過程中,這三大控制都做得比較好。于洪福個人覺得最好最突出的是投資控制。投資控制中設備投資又是關鍵,設備投資控制住了,投資的50%就控制住了。秦山二期最后的設備投資不是占總投資的50%,而是46%,不要小看這四個百分點,那可是好多個億的錢。

  因為秦山二期建設需要自籌資金。在建設的關鍵時期,為了找資金,于洪福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領導和董事會授權下,找上級主管部門,最后直接找到中央領導,為工程爭取寶貴的建設資金。

  有一件事于洪福至今仍然記憶猶新,覺得很有意思。那次于洪福要進中南海見鄒家華副總理,他跟鄒家華秘書聯系,秘書說,“我給你安排,你這一周不要離開北京,只要鄒家華副總理有空,擠出十分鐘,馬上給你打電話,你就趕緊坐車進來。”結果我等了五天也沒有電話。

  那時秦山二期在北京有個辦事處,有兩輛車。這五天辦事處其他人辦事也要用車。于洪福因為還不知道究竟要等多少時間,辦事處事情多,用車也緊張。于洪福就對辦事處的同事說:“車你們拿去用吧,該上那兒就上那兒?!眲偤镁蛢膳_車全部出去的時候,總理秘書來電話了,叫我馬上去。于洪福說“出租車能進去嗎?”秘書說,“那不行!”于洪福連忙去找核二院的領導,他們說,“有一臺老上海,看能不能開?!?于洪福對司機說,“只要能開進去,回來回不來都無所謂了。”

  車開到中南海門口,警衛不讓進。于洪福只好打電話給吳秘書讓他出來接我一下。吳秘書出來接,于洪福才進去了。進去有個停車場,我們的車一停下來,別的車的司機都出來圍著我們那車子轉,都樂著問:“你這個車怎么進來的?!”

  心系秦山,家國情懷

  伴隨秦山核電的不斷壯大,如何讓核電職工能夠安心工作,一直是秦山一期領導班子非常操心的一件事。于洪福在任期間,秦山一期領導班子一直努力為職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居住環境。要想把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關鍵是干部要以身作則,和群眾打成一片,關心他們,你不關心他們的話,他們哪來的革命熱情啊。

  1985年3月20日,反應堆主廠房底板第一罐混凝土的澆筑。秦山電廠主體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后,于洪福很快組織力量對生活區建設進行規劃和設計。剛建設那會兒,秦山核電生活區是一片菜地,除了幾間民房外什么都沒有;核電廠將辦公地點設在縣招待所,職工住在當地老百姓家里,鎮上很多地方連自來水都沒有,居民吃喝拉撒全都使用附近一條水灣里的水。

  他心中暗自打算一定要為職工住宅裝上暖氣。可是國家有規定,江南居民住宅建設不允許安裝暖氣,當時上海只有大醫院有暖氣,八十年代空調是一種奢侈品,還未聽說過。于洪福經與公司領導班子商量,并取得主管領導趙宏部長的堅定支持,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以職工集體集資的方式加以解決。之后二期、三期生活區都順理成章地裝上了暖氣,享用至今。這件利民利德的好事在社會上引起贊美,打破了南方不裝暖氣的禁律。這是秦山核電老領導為核電留下的最好的紀念品,是一項利國利民綠色環保工程,縷縷陽光照亮了道德實踐,筑起精神洗禮。為穩定施工建設單位隊伍,在彭土祿董事長的多方努力下克服了重重困難,解決了曾為中國國防建設做出卓越貢獻的二十二、二十三公司經常流動的實際困難,把五千人的流動戶口買下,變成海鹽城市戶口。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今天看來,有關民生的事能做的還是要做的。

  現在的秦山核電基地是“國之光榮”,也是中國核工業的驕傲。回憶當年,真是感慨萬千!這么多年工作下來,于洪福得到了鍛煉和提高、經受了考驗,但于洪福覺得對家人心里有很多愧疚:“由于工作忙,我沒有能夠照顧好我的妻子。她在戈壁灘參加工作,1978年就得了腦淤血,搶救過來留下了后遺癥——偏癱。36年來,從四十幾歲到八十歲,人生的一半時間她是在床上度過的。我們是同學,青梅竹馬,感情也特別好。她今年一月份去世了,她走的時候我很悲傷。為了我的工作,她犧牲的東西很多啊?!?/p>

  在秦山,有人把于洪福戲稱為秦山“于公”,這個稱呼里面飽含著員工對于洪福的敬重。但是于洪福自己卻說,“我認為我做的這一切是工作需要。秦山核電的建成,從中央到地方各方面、各個部門、各個行業都做出了很大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們秦山所有參加核電建設的職工,他們做出了更大的貢獻。我只是他們中的一員?!?/p>

  退休后,于老并沒有離開海鹽,而是更加堅定地堅守在秦山核電。

關于中國核電

在核工業全產業鏈體系的支撐下,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將秉承“兩彈一星”和核工業精神,踐行“責任、安全、創新、協同”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不斷追求卓越,超越自我,致力于為企業創造價值、為股東創造利潤、為員工創造幸福、為社會創造財富。

中國核電官方微信
中國核電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