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些地方,名字一出口,便能唤起人们心中的画卷;而有的地方,名字听来却像风吹过耳,模糊得无处着力。池州,正是后一种。说起它,不少人眼神游移,嘴角迟疑,仿佛这是地图上一个偶然的符号。然而,只要换个提法——提到那座佛教圣地九华山,几乎人人都能点头恍然:“啊,原来是那里!”
九华山背靠青阳县,气势巍然。它是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也是国家5A级景区,更因“地藏王菩萨道场”的身份,与峨眉、五台、普陀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名声响彻海内外。每逢节日,山路上香客络绎不绝,叩首念经,步步虔诚;而普通游人,则沉醉于云海与古刹之间,听钟声悠悠回荡,望峰峦起伏如莲。久而久之,这里成了安徽的一张名片,甚至有人以为九华山独立存在,不必依附于某座城市。
展开剩余70%然而,九华山的光环太盛,以至于池州反而隐在背后。许多人提起九华山,却叫不出池州的名字。我当年第一次准备登九华山时,对着地图同样犯了嘀咕:“池州?这是哪?”似乎这座城市只是一处模糊的地理标注,与圣山隔着一层薄雾。
事实却并非如此。池州并不是籍籍无名的小城,而是一座承载千年文脉的历史名城。从唐代设州开始,这个名字便与当地的民俗、方言、生活记忆紧密相连。只是相比九华山的声名显赫,“池州”二字似乎少了几分存在感,仿佛沉静在历史的河流中,不为外界所察。
随着“全域旅游”的理念渐渐深入,各地都明白过来:一处胜景虽能闪耀,却难以独撑全局。唯有让整座城市“活起来”,才能真正盘活资源。隔壁黄山市便是范例。它由徽州更名,借助黄山的声望,使城市与名山紧紧捆绑,不仅品牌打响,连宏村、西递等地也借势崛起,旅游之网由点成面,全面铺开。
正因如此,“池州是否该改名”的争论愈发热烈。支持者认为,把池州市改为“九华山市”,便能直接让名山带动城市。游客一提九华山,自然想到“九华山市”,从而带动整座城市的旅游经济。而反对者则斩钉截铁:池州承载千年历史,更改之举无异于割断根脉,岂能轻率?
一边是发展现实的呼唤,一边是守护历史的坚守。名与实之间的拉扯,正是许多城市在“声望”与“底蕴”之间的挣扎。是借九华山之翼飞得更高,还是让池州之名在时光中沉淀,这并非一句话可以了断。
但无论名字如何,池州的山水不会因字眼而改,九华山的钟声也不会因称谓而沉寂。历史与未来,本就该并行不悖。愿池州与九华山同辉,不论改与不改,都能以自己的姿态走向更宽广的天地。
愿每一个旅人,都能在此山此城之间,找到一份心安与欢喜。
发布于:山西省股票开户哪一家比较好,股票配资官网开户,配资炒股app最新版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